深圳市聚福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U2影像网

标题: David Bailey的人像摄影 [打印本页]

作者: 无地自容    时间: 2006-7-9 17:16:00     标题: David Bailey的人像摄影

大卫.贝利的肖像都是要从拍摄对象那里获得某种东西的,这也成就了他的照片的别人无法模仿性。显然这里的“无法模仿”实际上不是关于摄影的,而是关于在照片中的感情。


安迪.沃霍尔1965年


导演约翰.休士顿1965年


作者: 无地自容    时间: 2006-7-9 18:03:00

大卫.贝利的肖像倾向于静态表现,却能明显感觉到拍摄对象甚至画面的活力。据说他有时候只拍摄两张胶片。都是应《时尚》和其他杂志的约稿,干吗要那么省呢。
  没道理大师是抠出来的啊?回答是肯定的。看了作品,那些关于拍多少张,拍多少时间都可以忽略不计了。生动的肖像表现肯定的告诉我们,拍摄的张数不再多,有“灵”则灵。原来大卫.贝利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拍摄前与拍摄对象的谈话中了。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1965年


戈德弗雷.坎布里奇


作者: 无地自容    时间: 2006-7-9 18:05:00

大卫.贝利说过他在看人时是对构图不感兴趣的。我们千万别被蒙了,拿照片说话的,不感兴趣不代表忽略不计的。人物特写中无论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还是手势在画面上的辅助,都使肖像个性化同时也让画面变的生动,至少这些我们今天学到了。

时装摄影1965年


为英国《时尚》所作1965年

再来看看大卫.贝利的这两张时装摄影作品。在时装摄影和人物摄影这两个非常相近的领域,突出个性是一致的表现特征。把模特拍的不仅仅是漂亮的“模特”,而是一个个性突出的“人”,时装也更贴近了人,这也许就是他在这方面成功的原因吧。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点影响大卫.贝利摄影创作的能动力——电影。电影分解成每一桢都可能是一幅完整的静态作品,我们可以受用光的影响,构图的影响,色彩的影响等等。能动的运用于平时的摄影创作中,哪怕是一点,那也将在你下一个作品中受益。


作者: 无地自容    时间: 2006-7-9 18:45:00

在时装摄影和人物摄影这两个非常相近的领域,突出个性是一致的表现特征。把模特拍的不仅仅是漂亮的“模特”,而是一个个性突出的“人”,时装也更贴近了人,这也许就是他在这方面成功的原因吧。

早期的风格和现在看来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时装广告,很多都是将MT木偶化。每个姿势,每个动作力求能够达到不影响时装的效果。


作者: leen    时间: 2006-7-9 22:11:00

严重欣赏!~~~~~~~~~~[em03][em03][em03][em03][em03][em03]
作者: 天下无双    时间: 2006-7-9 22:28:00

[em01][em01][em01]
作者: lzp927    时间: 2006-7-10 19:09:00

[em01][em01]不错 不错
作者: 风闲    时间: 2006-7-14 16:11:00

堪称经典的作品
作者: 常导    时间: 2006-7-25 10:11:00

[em11]
作者: 狼的视觉    时间: 2006-7-25 15:04:00

洗练,欣赏,欣赏。/


作者: 江山    时间: 2006-7-26 02:38:00

[em11][em11]




欢迎光临 深圳市聚福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U2影像网 (http://www.199u2.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