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邓世昌故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最后登录
2014-9-12
在线时间
1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18
精华
1
主题
57
帖子
407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6 22:43:41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邓世昌故居位于广州市宝岗大道龙珠直街龙涎里2号,是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出生地。光绪二十一年(1895)邓氏家人用朝廷的抚恤银两把它扩建为宗祠,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

     邓世昌壮烈殉国后,清廷追封其为“从一品”官阶,故宗祠正门按一品官员规格,建6级台阶,以清代中晚期南方大祠堂的形式重建。整座建筑以长条花岗石为基础,高出地面1米后再用水磨青砖砌墙,以进口坤甸木为柱和梁架,屋顶是灰塑瓦脊、碌筒瓦面。主体建有前后座,用两廊庑相连,并在四角各建一座阁楼。另有东院和后花园、东西门楼、前院和照壁等。正门门额上书“邓氏宗祠”字样,两侧挂有“云台功首”、“甲午名留”的楹联。后花园有一棵苹婆树,据传为邓世昌所植。花园外东面原有车马场,清光绪、宣统年间,慕名前来瞻仰祭祀者均在此下车,再步行前往祠堂拜祭。

        抗日战争时日军侵占广州期间,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英气,不敢破坏邓氏宗祠。民国三十八年(1949)秋,邓氏族人在祠堂内创办世昌小学。后曾改作妇产院。1957年开始,邓氏宗祠为广州市结核病防治二所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祠内不少文物散失,附属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部分附属用地亦被违章占用。198912月,邓氏宗祠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8月,邓氏宗祠辟作邓世昌纪念馆。现在整座建筑恢复了清代式样,祠堂的木雕亦精心复原,并涂上赭色油漆,重现了邓氏宗祠的原貌。展品陈列线长80米,通过近600张图片和复印件、雕塑、模型、文字说明等,反映邓世昌青少年时代、甲午海战及其战后影响。

23.jpg (228.25 KB, 下载次数: 9)

23.jpg

22.jpg (209.52 KB, 下载次数: 9)

22.jpg

21.jpg (200.14 KB, 下载次数: 6)

21.jpg

20.jpg (185.17 KB, 下载次数: 9)

20.jpg

18.jpg (277.83 KB, 下载次数: 6)

18.jpg

17.jpg (196.05 KB, 下载次数: 8)

17.jpg

16.jpg (171.8 KB, 下载次数: 7)

16.jpg

15.jpg (298.99 KB, 下载次数: 7)

15.jpg

14.jpg (211.96 KB, 下载次数: 7)

14.jpg

13.jpg (182.66 KB, 下载次数: 7)

13.jpg

12.jpg (160.93 KB, 下载次数: 8)

12.jpg

11.jpg (207.8 KB, 下载次数: 7)

11.jpg

10.jpg (244.15 KB, 下载次数: 6)

10.jpg

09.jpg (199.81 KB, 下载次数: 6)

09.jpg

08.jpg (231.66 KB, 下载次数: 8)

08.jpg

07.jpg (229.76 KB, 下载次数: 8)

07.jpg

06.jpg (253.59 KB, 下载次数: 7)

06.jpg

05.jpg (213.79 KB, 下载次数: 6)

05.jpg

04.jpg (223.23 KB, 下载次数: 7)

04.jpg

03.jpg (252.45 KB, 下载次数: 6)

03.jpg

02.jpg (276.95 KB, 下载次数: 8)

02.jpg

01.jpg (152.98 KB, 下载次数: 6)

0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