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门修炼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林添福:热带雨林是一个摄影取景构图的天然课堂
人们常说,摄影与绘画相辅相成,我觉得,绘画是加法,一笔一笔加上去,比如先画树,再画树叶,或者先画树叶,再画掀而摄影是减法,把一个看到的很杂乱的场景去粗取精,把不要的减掉,整理成一个具有美感的画面。其实热带雨林是一个最好的摄影构图取景的天然课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基本上就是原生态的森林,除了开辟的几条行人过道外,工作人员几乎不去改变各种植物的生长,各种植物生长繁茂,高矮、浓密、大小都不一样,落叶满地,老藤缠绕,非常杂乱,在这种原生态环境下,取景就非常关键。这就需要运用摄影减法,把很多不要的去掉,用视角、镜头做整理,或者用光线、用角度也可以,留下你要的。 在热带雨林中,光线微弱,不是因为天气不好,而是因为大树遮天,即使外面太阳很大,热带雨林里面光线还是很暗,基本上是在弱光环境下拍摄的情况。但这种问题也不难解决,只是数码化之后人们忽略了摄影最重要的辅助工具一三脚架,只要有三脚架在,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热带雨林里,采光不像平常那样规则― 正面光就是正面光,侧面光就是侧面光,逆光就是逆光,它有很多的反射光,折射光,有些透过树缝射进来,有些通过叶子反光,产生错综复杂的变化,所以光线有点混乱。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光线还是有方向的,这种光线的方向和属性,不是一目了然的,每一个场景都有不一样的变化。比如在绞杀榕树下,光很弱,我是先用光圈三点五、速度四分之一秒来拍的,到后来光线更暗,在这种弱光的情况下,速度低于四分之一秒时,色彩会产生一种飘移,会有许多你肉眼无法感受到的色彩细腻程度。相机镜头能够接收到肉眼无法感受的东西,因此在热带雨林里拍出来的照片比我们肉眼看到的更细腻。这时就不能用闪光灯,闪光灯一闪,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用自然光,或者用反光板就能完全表现出这种光的属性。所以在热带雨林的丛林里面,观察光的属性非常重要,但采光与构图取景相比,它不是最大的难度,最大的难度在构图取景,摄影的减法理念是常用的技巧。
举报
热带雨林风光
张华斌:闪光灯不是万能的
这是我第一次来西双版纳,前两个创作地点一一橄榄坝与植物园很相似,所有的景致都是人为,栽种的,灌木啊之类,很像桂林的园林,这些人为的景点很适合我们去拍照,拍照难度比较低,因为园林设计师基本上是学美术出身,懂得设计,都是具备大众审美情趣的人群。园林的景点,100 人看了99 人都觉得好看,摄影师无论在哪个角度都能取到景。但在热带雨林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那里,所有的植物都是自生自灭,没有人管它们,相对来讲,在热带雨林里拍婚纱照是很难拍的,密密麻麻的树叶,阳光被树叶遮盖了很多。怎么解决?无非两种手段:一种是自然光;一种是辅助光反光板、反光板加闪灯、闪灯。摄影师不要过多地依赖闪光灯,要认真思考怎么用闪光灯。在丛林中,通过树叶透过来的光在反光板上反出来的光是很强的,我们可以用反光板给模特补光,很多摄影师在光线比较好,自然光非常漂亮的情况下,用闪光灯一打,把人打成一个平脸,这种做法是相当不好的,用闪光灯是为了解决现场曝光的需求,降低我们拍摄照片的反差,闪光灯只是一个工具,不是万能的。比如大板根那里,密密麻麻的树叶,里面没有阳光,外面却是阳光明媚,如果我们只用自然光,手端着相机,速度四分之一秒,光影结构的变化是不大的,照片效果是灰蒙蒙的一片,那怎么借助闪光灯?很多摄影师用闪光灯一打,人亮了,人的面部曝光达到要求就觉得行了,但这是不够,闪光灯只是把人照亮了,但其它地方是黑乎乎一片。摄影师可以把闪光灯调得弱一些,达到照明的要求就行,对环境的影响不是太大,不会造成中间一块很亮、周围很黑的明暗对比度太大的悄况。还有一个对策:把相机速度放到很低。比如在绞杀榕那里,速度可以放到四分之一秒,甚至八分之一秒。为什么要把速度放慢?这样,周围的环境光就能吃进来,背景不会很黑。还有一个注意点就是,你在用灯光时要注意角度。很多摄影师用闪光灯时,正面“啪”一个光过去,我不这样,我会让光侧一点,因为喀树条纹是一条一条下来的,本身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们还能看得到树。这样的话,树旁边肯定黑,树这个地方肯定亮,像波浪一样层层叠叠,光要是从侧面打的话,这种层次明显就出来了,一条一条的,光的背景有了,层次也就拉开了。 还有一点就是热带雨林乱七八糟的,景很杂,作为摄影师,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场地时,应该做到心里先有底。你首先要观察,比如说太阳光在什么地方?拍片子的背景在什么地方?而且你心里必须清楚拍人是主体,其他是陪体,主景也是陪体,像这些零零落落的杂草就是再陪体,要清楚怎么样去处理它们,这个完全要靠自己去把握,也就牵涉到摄影师的审美问题。审美的时候有个大众审美和独特审美,大众审美就是你看着漂亮,我也看着漂亮。独特审美就是你没有看到漂亮的地方,我看到了。这个摄影师看这里好,那个摄影师看那里好,但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视点,最终一个目的就是要把照片拍好。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取一个干净的景,是有点困难,但乱有乱的好处,要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景物,突出主体。
略有小成
登堂入室
大师更偏向于对传统技法的掌握和理解.在数码化的今天,很多人更依赖于对照片的后期制作和忽视了照片本身的拍摄.
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林老师今天讲的是重题了对于摄影来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对光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支持林老师的观点.
还是要注重对传统摄影技法的掌握和加深.
嗯,说的有道理.
谢谢楼主.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点击QQ群:22922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