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币
- 44 U
- 金钱
- 706 ¥
- 积分
- 774
- 好友
- 1
- UID
- 101506
- 最后登录
- 2012-5-15
- 在线时间
- 2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8-25
- 精华
- 0
- 主题
- 32
- 帖子
- 65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
民族英雄 碧血千秋 —— 国殇墓园66周年祭国殇墓园建成于1945年7月7日,到2011年7月7日,整整66年,谨以此图文缅怀悼念当年为抗日阵亡的**远征军的民族英雄们。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处的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滇西抗战是**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惨烈的一页。为了切断当时国际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日本法西斯从东南亚反抄**的大后方,企图攻占云南、威胁重庆,迫使**就范。1942年5月,日寇的铁蹄踏上了滇西的土地,腾冲就此沦陷。5月5日,**军队及时炸毁了怒江上的惠通桥,才将沿滇缅公路进犯的日军阻击在了怒江西岸,从此两军在怒江东西两岸对峙长达两年之久。 1944年5月,为策应中、英、印联军对缅北日军的反攻,重新打通滇缅公路,收复怒江以西的失地,据守怒江东岸的**远征军发动了滇西反攻战役。1944年5月,远征军便以二十集团军6个师的兵力实施腾冲反攻战。腾冲城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日军经过两年多的据守,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第20集团军数万大军,只能依靠步兵和轻武器,艰难地展开仰攻。战斗最激烈的是通往北公斋房的冷水沟隘口,这里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月,**军队的官兵凭着一腔热血,一次又一次地冲锋,一个团打光了,另一个团接着冲上去。几天下来,尸体填满了山沟,血水顺着山沟往下淌。面对死亡,**远征军官兵毫不畏惧,在血泊中顽强地战斗着。负责攻打冷水沟的第198师两个团,战后每个团只剩下不足一个营的兵力。 从5月12日到6月21日,历时40天,**远征军伤亡近万人(其中198师594团团长覃子斌阵亡),以高昂的代价取得了高黎贡山战斗的胜利。 腾冲城是1445年明朝15000名戍边将士历时3年筑成的,其周长3500米,四面各有一座高13米的城门。城墙厚6米,高8米多,极其坚固,易守难攻。它的北面是大盈江,东南西三面环绕着数座火山,其中来风山高于全城,控制了来凤山,就等于控制了腾冲城。加上日军早在城墙上修筑了永久性的防御工事,又在来凤山上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更增加了攻城的困难。 7月2日清晨,第20集团军开始对来凤山发起攻击。结果,苦战半个多月,除了伤亡一天天增加,来风山依然掌握在日军手中。 经过残酷的持续战斗后,远征军终于拿下了来风山。占领来风山后,霍揆彰立即以4个师的兵力从4个城门同时发起总攻。然而没有得手,相反部队的伤亡在不断地扩大。 8月2日,60多架战机飞临腾冲城上空,轮番轰炸投弹,地面大炮齐发,腾冲城顿时笼罩在滚滚硝烟烈火之中。按照常规,在如此强大火力打击之下,一般的城墙早被炸塌,可令人大感意外的是,腾冲城墙依然纹丝不动。 原来,用火山岩石修筑的腾冲城墙十分坚固光滑,富有弹性,炸弹落到上面被反弹到数十米开外才爆炸,完全对城墙失去了杀伤力。 原美军第14航空大队的飞行员福隆德说:“我们决心冒死一拼!”8月4日下午,8架美军轰炸机冒着被日军防空武器击落的危险,低空俯冲投弹。炸弹稳稳地扎在城墙上,但并没有马上爆炸。正当几个日本兵走出掩体好奇地上前查看时,突然轰隆几声巨响,炸弹爆炸了,不但把这些日本兵送上了西天,也炸开了城墙。随后美军飞机又投下了更多的这种怪异炸弹,扩大了战果。日本军官吉野回忆道:“南侧城墙有好几处被炮火炸毁,敌人从缺口处冲了进来。”不等飞机轰炸结束,**远征军的一支敢死队已经冲进城里,同仇敌忾,逐屋争夺,胜负在短兵相接中见分晓。 根据内线报告,日军第148联队队部很可能设在城东门。于是,一连数日,美军都集中轰炸城东门。8月13日这一天,一架美军飞机投完炸弹后扬长而去,这个飞行员并不知道他投下的炸弹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吉野的回忆证明了这一点:“8月13日,敌人的飞机袭击了城里。其中有颗炸弹命中了位于我们阵地后面的城东门。随着一声巨响,城东门燃烧着倒了下来。联队队长藏重康美及部下30余名官兵刹那间从这世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战后清理战场发现,这些日军官兵是被炸塌的建筑废墟活活闷死的。 但是,残余的日军仍然垂死挣扎。从城西门突入城里的第36师108团,被挡在了一座大屋子前。这座大屋是1921年英国人在腾冲历时10年精心打造的英国领事馆,墙壁全部是用火山岩砌成,墙体厚达1.5米。日军将这里作为野战仓库,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 美军飞机的猛烈轰炸和地面大炮的狂轰,并不能撼动这座坚固的建筑,坚守在这里的400多名日军用轻重武器顽强地阻击**军队的进攻,**远征军第108团二营营长陈艺以下600多名官兵全部牺牲。直到美军派出3架飞机,将18枚火箭弹准确地从屋顶和门窗射进去,才拔除了这颗钉子。战后的英国领事馆,只剩下一些烧不掉炸不烂的火山石。破城以后,更惨烈的巷战开始了。那些复杂的地下水道,几乎变成了日军的交通壕,更要命的是**远征军缺乏巷战的经验,仅8月23日,部队伤亡就达三四百人,仅推进数十米。 日军凭借一切所能,顽强抗击**远征军的进攻。8月30日,第116师348团攻打到文昌宫时,在一座大钟前再也无法前进。这口倒扣着的大钟铸造于公元1450年,高1.9米,口径1.4米,腰身部位有一个奇怪的孔洞。藏在大钟里的一名日军士兵,持机枪从孔洞向外射击。远征军以各种轻重武器集中对大钟狂轰滥炸;竟然没能把大钟炸开。直到4天以后,大钟里的枪声才突然停止。众人合力掀开大钟,发现那个日本兵被炮弹震得耳鼻流血,已经毙命。 今天,那口大钟仍然置于腾冲城的文昌宫内。彭荆风注视着大钟身上斑斑驳驳的伤痕和那个夺去无数**远征军官兵生命的奇怪孔洞,感慨万千,人们至今仍然不清楚日本人是怎样凿穿如此坚固的钟壁的。 战至9月2日,**远征军已占领半个腾冲城。但躲藏在断垣残壁背后的日军残兵,仍然用冷枪冷弹继续给**远征军造成很大的伤亡。英勇顽强的**远征军官兵毫不畏惧,继续攻击前进。一街一屋地争夺,一砖一瓦地肃敌,最后将残存的日军压缩在李家巷一处窄小的阵地上。9月13日,**远征军预备2师第5团向日军发起最后攻击,团长李颐亲自带领士兵冲锋,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6岁。 9月14日10时,随着最后几声枪响在李家巷停息,**远征军占领了腾冲全城。残余的零星敌人逃进山里,很快被当地人民俘获,吉野也在其中。至此,腾冲城被日军占领2年4个月又4天的屈辱日子终于结束了。 据统计,从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攻克腾冲城,历时127天,所历大小战役达40余次,毙敌6000余名,无一漏网,最终收复了腾冲,使腾冲成为滇西最早光复的县城。但**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远征军第20集团军共阵亡官兵9168人,运送弹药的民夫殉难1000多人,10余名美军顾问团的军人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战役结束后,时任国民政府委员兼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倡议兴建陵园以祭悼国军阵亡将士。 此后在印度华侨的援助下开始修建墓园,于1945年7月7日正式落成。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 墓园的大门为八字形古式门楼,门额镶有李根源所书“国殇墓园”四个大字,大门右侧挂有“滇西抗战纪念馆”的牌子。两侧粉墙上,分别绘有表状烈士精神的龙腾、虎跃形象,旁边有一方国务院颁立的**重点文物保护碑。门后为一条长甬道,甬道两侧有近年来新建的民族风格浓郁的陈列馆,分为两个展厅,展出反映腾冲抗战的实物100余件,纪实照片274张。陈列分“太平洋战争”、“腾冲抗战”、“腾冲人民对抗战的贡献”、“中印公路的建筑”、“腾冲战役中部分抗日将士事迹介绍”五个部分。 国殇墓园占地88亩,主体建筑以中轴对称、台阶递进形式,由大门经长甬道循石级而上至第一台阶,再循石级而上,至嵌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之“碧血千秋”刻石的第二级台阶挡土墙,沿墙分两侧上至第二台阶,建有庄严肃穆的忠烈祠。 忠烈祠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上檐下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 祠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手书的“忠烈祠”匾额,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忠烈祠碑”等碑记。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祠的背后是相对高度31米的小团坡,自下而上小碑林立,碑下均葬有阵亡官兵骨灰罐。坡顶立有高10米的纪念塔,外形为方形柱式,系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砌而成。塔身正面镌刻着霍揆彰的题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光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 塔基正面刻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民族英雄”四个蓝色大字,其余三面为腾冲抗战纪要铭文。 以塔为中心,辐射状地把坡体分为六个等分,每个等分都代表一个师,密布着墓碑。墓碑上书阵亡将士的姓名和军衔,碑下葬有该人的骨灰。整个烈士冢共立墓碑3346块。 其中包括战死的援华美军人员。 国殇墓园空地遍植松、柏、竹,林下绿草如茵,阶沿多置盆花,环境清幽肃穆 ……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深切缅怀悼念当年为抗日阵亡的**远征军的民族英雄们 今又在每一台阶两侧新建民族风格浓郁的展厅,展出了珍贵的腾冲抗战照片百幅及实物数十件,更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加强了启迪教育功能,国殇墓园是云南仅有、国内少见的大型抗日战争纪念陵园,在海内外广有影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殇墓园目前是**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1996年,国殇墓园被**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7年,被云南省委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墓园大门一侧筑有“倭冢”一座,埋有四具日军尸骨于其中。 松山战役遗址二战时期,**南方最大的战役之一,松山战役就在这里进行。整个松山战役,6月4日—9月7日共95天,先后10个团2万人,共伤亡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含失踪50人。毙杀日军超过1250人,敌我伤亡比1:6.2。战死人数超过了负伤人数。现在的松山战役遗址,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主要集中在腊勐乡大垭口村东、西两侧的松山山顶一带,范围约四平方公里。在大小松山、黄土坡等大小七个高地上,地堡、战壕、弹坑等随地可见。其中较重要的足迹有:松山主阵地我军坑道作业遗迹及大爆炸坑;滚龙坡、鹰蹲山等战场遗址;日军发电站、抽水站和慰安所遗址等。龙陵县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对松山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极为重视,拨专款15万元修复抗日将士公墓,修建了3座标志说明碑、18座遗址说明碑和一条上山公路。2010年5月,龙陵县委、政府投入200多万元资金提升了上山公路的等级,修筑为宽6.5米的柏油路。 1986年5月松山战役遗址被列为龙陵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松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松山战役旧址被国务院核定、文化部确定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1.jpg
(250.38 KB, 下载次数: 16)
-
2.jpg
(248.11 KB, 下载次数: 13)
-
3.jpg
(215.53 KB, 下载次数: 8)
-
3......jpg
(209.53 KB, 下载次数: 16)
-
4.jpg
(232.22 KB, 下载次数: 13)
-
4....jpg
(279.18 KB, 下载次数: 15)
-
5.jpg
(203.54 KB, 下载次数: 12)
-
6.jpg
(232.71 KB, 下载次数: 18)
-
7.jpg
(204.18 KB, 下载次数: 12)
-
8.jpg
(232.84 KB, 下载次数: 19)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