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7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贵州石阡大塘木偶戏传承七代后继乏人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最后登录
2019-5-27
在线时间
99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20
精华
1
主题
1925
帖子
1960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3 15:15: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小.jpg 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7小.jpg 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5小.jpg 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4小.jpg 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3小.jpg 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2小.jpg

5月21日,来到铜仁地区就听摄影人介绍石阡大塘木偶戏,说再不去拍摄的话,恐怕以后就消失了。原因是:如今没得人愿意去学木偶戏。玩木偶戏的都是几个老者者,70多岁了,手脚都不麻利了,几个回合下来,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网上搜一搜:贵州石阡大塘木偶戏是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石阡县申报的仡佬族毛龙灯和大塘木偶戏榜上有名。

石阡木偶戏是流传于贵州石阡各民族中的一种民间傀儡戏曲剧种。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石阡木偶戏基本要素包括唱腔、锣鼓牌子、头子、戏装、道具、表演等方面在石阡及周边地方,50岁以上的人谈起木偶戏都会想起石阡县花桥镇花桥村大塘村民组傅家的木偶戏班。大塘木偶戏能有如此的影响力,除了傅姓泰洪班演艺之高外,还有就是傅姓钟爱于木偶戏已有七代人,160多年的历史。大塘村民组坐落在花桥集镇一公里之外的半山腰上,除一户姓郭外,其余21户均为傅姓。在这21户中,据说,得到木偶戏演艺真传的只有傅正华、傅正贵几胞兄弟。在二十世纪50年代前,泰洪班的精彩演艺不论是在县内还是在周边县,都曾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戏班也曾代表石阡的木偶戏到外演出获过奖。因此,傅姓的木偶戏成了石阡木偶戏的代表。

如今,傅姓健在的人中仍精通木偶戏演艺的只有77岁的傅正华和73岁的傅正贵两位老人。据傅正华老人介绍,傅家的木偶戏是清朝道光年间一位走江湖的湖南木偶戏老艺人到大塘后传给祖辈的。自有了这手技艺后,祖辈们就开始带上他们的儿子常年在外表演木偶戏。在那些动荡不安、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代一代的傅氏家族基本上是靠演出木偶戏来置田产、创家业。自己从10岁起,就跟着父亲傅银洲学木偶戏,并常年到思南、印江、德江、松桃等地去表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石阡积极抢救民间艺术,拨专款由县文化馆到湖南辰溪县重制木偶头面24个,到贵阳购置木偶戏装、道具等,恢复了木偶戏演出。一段时间后,由于剧团在巡回演出中设备跟不上,加上艺人大多年老体弱,收入又微薄,经协商,剧团解散。木偶头面、衣箱则由花桥大塘坪傅姓艺人保管。

    听说我们是专程来拍大塘木偶戏的摄影师,77岁的傅正华和73岁的傅正贵两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端茶送水,张罗木偶戏装、道具等不一会儿,锣鼓一响,招来好多看木偶戏的戏迷。说到自己钟爱并追求了一生的木偶戏演艺,石阡县大塘村77岁的傅正华和73岁的傅正贵两位老人都为七代技艺陷入濒临失传的窘境而流露出无可奈何的神色。

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1小.jpg (196.15 KB, 下载次数: 0)

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1小.jpg

观看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的村民小.jpg (211.34 KB, 下载次数: 0)

观看石阡县仡佬族大塘木偶戏的村民小.jpg

彭年

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7-12-22
在线时间
134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9-20
精华
8
主题
364
帖子
9684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2#
发表于 2014-5-23 21:00:46 |只看该作者

Rank: 2

最后登录
2017-4-25
在线时间
7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4-11
精华
0
主题
142
帖子
201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3#
发表于 2014-5-24 09:40:36 |只看该作者

Rank: 7Rank: 7Rank: 7

最后登录
2016-12-28
在线时间
26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8
精华
6
主题
226
帖子
6231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4#
发表于 2014-5-26 11:10:56 |只看该作者
值得关注,但菜地中为拍而摆没什么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