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招——photoshop选区操作法 原理:利用PS命令得到保护区域像素为新图层,再使用模糊命令去掉原图层皮肤斑点;两者相加,即实现磨皮与保护轮廓与皮肤质感的要求。 核心辅助工具:运算命令。 利用运算命令得到轮廓线(暗部)的大致选区及眼白等亮部选区,对这两部分保护之后,再进行模糊处理。与目前网络上介绍比较多的蒙板建立选区法相比较,通过运算命令获得选区,一是选区较为精准,二是更加节约时间。 首先,我们以运算命令: 分别得到暗部头发及轮廓线区域与其他区域的黑白对比通道,运算参数如下:
得到的新通道结果—Aloha 1通道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不需要模糊的暗部区域,以便将这部分转换为选区而保护起来,所以需要更精确的对比关系,所以继续用曲线命令来增加通道对比关系:
当然,还可以直接用画笔命令更精细地处理,这里就省去这一过程了: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运算得到亮部保护区域,运算参数如下:
运算得到Alpha 2通道:
同样以曲线命令来调整所计算得到的Alpha 2通道:
调整得到的结果:
通道不是很干净,呵呵,没有关系。现在把所得到的新通道转换为保护区域的图层模式:按住CTRL键,将鼠标移动到通道,我们能够发现鼠标指针会加上一个小矩形图标:
这时候我们只需要用鼠标左键轻点一个Alpha 2通道,就可以载入Alpha 2通道的白色区域为选区了(百分之多少的白色即得到百分之多少的不透明选区)
然后选择图层面板,拷贝选区内像素为新图层(快截键:CTRL+J)可得到亮部保护区域,用同样的方法,得到Alpha 1通道选区,反选(CTRL+SHIFT+I)后即得到暗部保护区域的选区,然后拷贝背景层像素。此时的通道关系如下:
选择背景层,做高斯模糊处理,处理强度以最小的值而实现脸部斑点模糊为准,参数如下: 现在所得到的结果:
图象品质已经得到大大改善,但依旧有些细节需要完善:嘴巴、眉毛等出现不该有的模糊及依旧有淡淡的暗斑。
选择背景图层,使用“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 以最早的历史记录为还原点,恢复嘴巴、眉毛等区域
减低眼白及皮肤亮部图层的不透明度,以能够分辨皮肤质感即可。
然后合并图层,使用图章、修补工具做细节处理,调整照片的色阶与对比关系,为适当强化质感,为照片做轻微的“添加杂色”处理:
所得到的最终结果:
第三招——外挂滤镜法 特点:无需繁琐的步骤,简单快捷的操作且效果不错。操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中可以利用此手法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这里说的“外挂滤镜”,即指第3方可植入photoshop程序中使用的滤镜。目前有关磨皮的软件/插件就不下10种。当然,运用比较广的还是Neat Image、柯达等几款。我们这里就以Neat Image为实例来介绍。 打开需要磨皮的照片,选择滤镜/Neat Image滤镜(本命令需要先安装Neat Image软件,然后把Neat Image.8bf文件复制到photoshop的“Plug-Ins”文件夹中,部分版本支持直接在此文件夹安装插件文件) 其界面:
我们选择噪点过滤设置,在照片中斑点多的地方拉一个矩形框,设置右边相关参数:
选择“应用”,执行磨皮命令,得到结果: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一些细节的修饰调整了:适当还原眉毛等处、修饰掉细节区域,调整明暗对比等,最终结果:
比较快,是吧!当然,结合具体情况,配合photoshop的相关工具使用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
总结: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基本不会选择前面两种方法,因为考虑到效率等问题,很难有这样充足的时间来处理影楼每套客人上百张照片,但方法1和方法2的掌握,能够令你更加了解手中的工具——photoshop。至于具体工作效率,个人建议安装一个磨皮外挂,分别设置弱、中、强3个磨皮参数作为动作,即可实现自动、高效的修片结果了。
磨皮软件免费下载:http://www.yuanse.org/b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