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大多去的是苗寨,最后在汉人居住区赶了一次农村的庙会,有生以来第一次,非常新鲜。
庙里用于祭祀汪公(左上角)的全猪,两旁站立的穿蓝长衫和戴礼帽的是当地各姓氏的尊长。
寺庙大院内坐着的都是农村里有头脸的人物
两位守在庙门口登记和收钱的老人
身穿汉服、气宇轩昂的街面店老板娘,据说这身服装价值一千元,不包括簪子、耳坠、手镯和戒指等,在当地可能算得上有钱人。穿汉服的大多是当地五、六十岁的妇人,预计今后将失传。
头发梳理得也很有讲究,至此身为汉族的我才真正领略了汉服遗风。
此女孩是老板娘的外孙女,完全与城市孩子无二样。
不少老房子屋顶铺的是当地的一种石材,惊讶于这户人家,门联读来让人伤心落泪,横批为“心哀悲切”。
据说汪公是明朝派来的朝廷命官,保护了一方水土和在此生息的人民,故世世代代感恩他,每逢正月十八举行抬汪公的祭奠活动,流传至今。
古代戏文中的人物,全部由小孩装扮,铁架绑坐在上面好几小时,真够受累的!还四处巡游。
当汪公经过时,不少街面上的住家设小桌,放供品和点香烛祭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