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去洛阳,每次去的目的和感受都不一样。 此次洛阳之行是受洛阳市文联、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洛阳书画院、中新社洛阳分社之邀,去感受河洛文化和古都之韵。与以往都不一样,或许因为受到的接待规格很特别,或许是每次身在洛阳都有无限感慨,所以这几天心情特别舒畅,感觉别样惬意。在他们的引导下甚至畅游了不少没开放的古迹,拍出第一手资料,是怀古,也是纪念。我想要的是印象和概念派的感觉,此组图片命名为“印象洛阳”,取景全都出自洛阳的丽晶古城区、洛阳的白马寺、狄公墓、佛舍利塔、尼姑庵、文书院、民俗博物馆、钟鼓楼、山西会馆、龙门石窟及白云山玉皇顶等等。其中洛阳文书院和山西会馆目前尚未对外开放。 唯一一组人像图片,人物均为洛阳市文联、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洛阳书画院、中新社洛阳分社的领导。在我的“呼悠”之下,这些洛阳各界的领导全都放下职位改称呼改为“XX爷”了……
这次最大的感触是与这群洛阳文艺界的领导专家过招,其中那位考古研究院的副院长郑先生给我大述洛河文化。 郑先生:你这广西人这次回洛阳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寻根问祖的。 我略疑惑,问:此话怎讲? 郑先生答:你的于姓先祖最早就是源于洛阳,是在北魏南迁的。因此,你来洛阳是真正的寻根问祖。 我恍然大悟,一笑,呵呵。 郑先生与我聊到洛神,“洛神是洛阳的守护神,当年小鬼子进军洛阳死打不下,派飞机轰炸洛神庙,炸了三天三夜也没炸准,直到最后派地面部队用土埋炸药才炸掉。后来又因为小鬼子是落日旗,到了洛阳最后就成‘落’阳了。”
洛阳地处“九州腹地”,号为“天下之中”,**由此而得名。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是**建都时间最早的古都,亦是佛教落户中土最早的渊源地。历史上这样记载:洛阳乃“古都之首”,“名城之冠”,更是名副其实的“**文明圣地”。 河洛文化渊源流长,这座古老的历史名城故事之多,有古代无数的大哲大贤,及**文明的无数个第一……对洛阳,我惟有敬仰与倾慕。
此行最为有意思的是这次居然看到了只有四月间才开放的牡丹花,那是洛阳市领导让园艺工特别在冷冻房中保存的牡丹花苗,到中秋佳节特别为来洛的香港大慈善家邵逸夫邵老先生的到来而反季载种的。
集中回顾: 【洛阳印象】——记录与分享(一) http://www.199u2.com/bbs/dispbbs.asp?boardid=133&id=34217&star=1&page=1 【洛阳印象】——记录与分享(二) http://www.199u2.com/bbs/dispbbs.asp?boardID=133&ID=34220&page=1 【洛阳印象】——记录与分享(三) http://www.199u2.com/bbs/dispbbs.asp?boardID=133&ID=34229&page=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17:27:3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