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楼广告案例分析 现在影楼界里,不重视广告作用的老板已经不多了。但是究竟如何运用好广告---这个商业利器,能够更好的达到促销和树立品牌形象的“双赢”,的确是值得研讨的话题。 十九世纪的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他有一个手艺高强、为人侠义的朋友叫布衣松。他曾为巴尔扎克做了许多服装,但又从不收取工钱。为了报答友人的盛情,巴尔扎克在他的小说里,将这位裁缝的姓名、地址都原封不动地写了进去。并通过精心的安排,让书中王公大臣、社会名流都做了他的顾客,以此为这位裁缝朋友大唱赞歌。小说出版后轰动文坛,遂使许多好奇者纷纷上门,寻找这位有名、有名、有姓、松松有地址的裁缝做服装。于是乎,一时间布衣松的生意大为兴隆,订单应接不暇。(未完待续) 现在,让我们分析上述广告案中的行为诸多因素: 1、广告媒体要有尽可能大的发行量; 2、要根据商品的使用特征,选择适合它的广告媒体和发布形式; 3、广告策划要集中在特定受众上,诉求点一定要针对性强; 4、对广告投入成本和效果,要有详尽的记录。 假如当年的布衣松裁缝是有预谋的,那么他选择巴尔扎克施行“作衣常年不要工钱”的公关活动,就是看重其小说家的身份。在选择了一个加工高档服装的恰当发布媒体的同时,也看中了小说的一定发行量,会给裁缝铺带来的效益。 事情再明显不过了,精湛的裁缝技艺与巴氏营造的“罗曼迪克”结合,将大大提高裁缝师的地位感。通过小说的情节安排,向“有闲阶层”强烈暗示,布衣松不为工薪阶层服务的。这样企业形象、定位全部阐述了。 其次,布衣松自己心里一定计算过,他所花的代价是微小的。 深究这个发生在19世纪的成功广告案例,也许可以给我们影楼的经营者一些启发。 1、有名、有姓、有地址,才算广告。(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7 16:11:5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