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久路:196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86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专攻造型学。1993年,原久路移民美国,曾担任美国科学技术网摄影指导,并在纽约NHK担任希拉里·克林顿的独家摄像,担任多部纪录片、电视节目的摄影和导演 ...
原久路:
196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86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专攻造型学。1993年,原久路移民美国,曾担任美国科学技术网摄影指导,并在纽约NHK担任希拉里·克林顿的独家摄像,担任多部纪录片、电视节目的摄影和导演。2001年回到日本后,原久路开始了独立摄影师和摄像师的生活。
2012年4月22日下午1:30,原久路携手+3画廊上演了一场《时.光交响》向巴尔蒂斯致敬的摄影个展,并与蔡萌畅聊摄影与绘画共有的生命力。巴尔蒂斯被毕加索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浪漫主义、印象派运动把绘画从古典主义割裂的静止发展到了运动乃至分散的艺术模式,而巴尔蒂斯却重新把"静止"请回了绘画,他的一些作品中,画面所呈现的景象似乎永远地停留在那里,超越了语言的描述看不到"何所来,何所去",这一点作得比古典派还要绝对。而原久路这次个展的作品,即是仿照巴尔蒂斯绘画作品所拍摄的。
原久路:首先非常感谢大家来到现场来,这组作品从2005-2009年一共花了4年时间通过精心策划准备到最后拍摄完成的,我在20世纪80年代学习的时候学习的就是绘画,那个时候我就非常喜欢巴尔蒂斯的作品,但大家所知的20世纪是现代美术非常盛行的,那时巴尔蒂斯的作品是当时最先端的表现手法,没有被重视,所以我大学的时候基本没有学习过过巴尔蒂斯的作品,我在2005年前的十年期间,基本把巴尔蒂斯的作品都仔细琢磨了一遍,但是在2005年的一个秋季的夜里,一次偶然的巧合,我在家中小睡的时候,突然巴尔蒂斯的作品在脑中浮现了,当时我的手上并没有巴尔蒂斯的画作或原画,所以我马上上网去查巴尔蒂斯的作品,当时找到的作品只是一个大约5cm的图像而已,我在大学的时候老师传授的知识说过油画必须要看原画才能知道它的好坏,但是我看到这幅画像虽然不是原作,却给了很深的印象,而为什么看到仅仅只有5cm的小小画像却能给我如此大的震动就是我做这组《时光交响》的初衷和最早的契机吧。
蔡萌:我们发现其实最开始是很有意思的,从很小的画像中得来的感受,没有见过原作,就能给艺术家很好的启发,提示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我们可以从图像源来讨论你的作品。
原久路:在我们看来,巴尔蒂斯的绘画有一种非常冷静的表述性。
蔡萌:某种意义上来讲,你的照片也有这样的不同的东西,你觉得这是一种气质上的还是某种情结有关的?大家都知道,巴尔蒂斯有个夫人,是一位日本人,是不是从这样一种东方的情结或是情境出发的冷静的表述呢?
原久路:为什么说看到巴尔蒂斯的作品,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是依然可以感受它到一如既往的魅力,首先是他的作品虽然是20世纪所创作,但并不是以20世纪的价值观来创造。前面蔡萌先生提到巴尔蒂斯先生有一位日本的妻子,但他的作品受到欧洲绘画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日本绘画的影响,与此同时它并没有被时间被他所处的时代所束缚,巴尔蒂斯也提到过他非常喜欢中国十二生肖、山水画的作品。
蔡萌:我发现你的照片有一种为巴尔蒂斯的绘画做注解做解释的意思,但是在注解的过程中又有不同,你可能会把他的人物作为一个主体,大家作一些对比,可以发现他的背景之类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主观是怎么去考虑的?
原久路:我非常崇拜巴尔蒂斯的画作的原因,巴尔蒂斯虽然是在欧洲,但是他的油画已经超越了欧洲,有一种在全世界不变的一种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