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张文与他的个性摄影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个性张文与他的个性摄影

    发布者: 街角咖啡屋  发表于 2011-9-27 12:36 分类:工作室 查看: 4152 

    摘要: 文/街角咖啡屋 张文说,他的照片和他的生活是一样的。摄影是一种观察人的方式,他只是顺手拿起相机,把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对张文来说摄影是很纯粹的,不是专业的谋生手段,只是兴趣。每个人对摄影的态度 ...

/街角咖啡屋

 张文说,他的照片和他的生活是一样的。摄影是一种观察人的方式,他只是顺手拿起相机,把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对张文来说摄影是很纯粹的,不是专业的谋生手段,只是兴趣。每个人对摄影的态度都不一样,而张文的出发点就是对摄影这种观看方式的认同。

 本是一名职业医生,对摄影一窍不通,也并未将摄影与艺术等同。绘画是张文从小就非常热爱的表现工具,但摄影与现实的那种贴近感是他赖以拍摄的最大原因。在自己这样一名医生的眼里,最使他感兴趣的不是人们生理与疾病的过程。而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变化无常。一张好的肖像照片是被摄者精神的镜子。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文渐渐清晰地感到救死扶伤已不能满足自己今后一生的趣味,走一条窥探人生的影像之路,才是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

 离开医院决定做摄影的时候,张文真的感觉这就是他的第三只眼睛,拍照片就是在写日记。这是一种表达的语言,就跟文学,绘画,音乐一样,都是人在精神上的冲动和需求,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张文对摄影的这种态度至今没有什么改变,他自嘲说不过是生活迫不得已,所以开了这个小的工作室。也是因为没有目的性,一直都不懂得经营自己。其实也不是不想,谁会跟钱过不去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衡量很多,比如你是否可以容忍一些违背自己原则的东西?如果容忍不了,那么就只好放弃。每个人在意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人可以寄人篱下,可以违背自己的原则,为了将来能如何如何,而让张文为了单纯的利益放弃自由自在的状态,他可能还真做不到,也根本没被逼到那个份上,“至少还有不错的饭吃,头还能高高地抬着,就行了呗”,也许就是因为这份对摄影的执着,你才会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离开医院,拿起相机,到今天差不多有十余年了,张文说,虽然没挣到什么钱,但十年的过程,生活经历还是很丰富的。这是他留在医院里上班肯定得不到的东西,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其实摄影就是一种态度,是生活的一部分,通过照片体现你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的态度,思考的方式,没有什么创作不创作的。张文从没觉得自己在做艺术,也没有能力刻意经营商业,完全是本能地寻找一个契合点。想法有一些,但要是说从照片上完全体现出来也没有。确实条件也不允许,没办法完全去做自己的事,毕竟还要经营这个小店,要花费时间,要挣钱糊口。

 从医院里出来的时候,初衷是想通过医院这个窗口来反映人,包括对生命的看法,在这个环境里往往可以了解人非常本真的一面。张文想的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走遍中国大大小小的医院,去拍那些他希望的照片。从开始拿起相机的那天起,他就给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个方式,可惜至今也没有实现。但不管怎么说,无论身边多热闹,他都不会改变坚持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摄影亦如此。 

 走的地方多了,无论在哪里,赖以生存之地总离散不开影楼,自然也就结识了许许多多借这块宝地来创作的有名无名的摄影师们。

 他说自己常常在将相机靠近脸旁准备拍摄一张肖像时,犹疑不定。他要对象尽可能地保持真实,而非由于自己的介入造成做作。要想真正做到这一切,非常非常的难。以为你无法于现实中将自己悄悄隐身,将相机变成偷窥的工具,来制造不经意的影像。从前在头脑中经常闪现过的东西,一时间难以得到再现。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现实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各种欲望如日中天的上扬,压抑多年的虚荣与作终于找到了可发挥壮大的温床。透过取景框,让张文看到自己的同胞都是面目全非的脸孔,他们经过刻意的精心打扮后,做出自己以为最适当的仪态。常常在与人为伍时,有着一付与心灵背道而驰的姿态,总想乔装改扮一番,这就是所谓粉墨登场,戏剧人生。这样记录下的影像,无不打上我们一时代所特有的烙印。然而这是非人性的,非真实的。
 
回顶部